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各种各样的特性。笔者认为,与版本升级这个话题密切相关的是图书的文化性、商品性、大众性。用美仑美奂来形容河北教育社新近出版的一系列人文社科类图书,一点都不过分。他们居然可以把一套早先由中国社科出版社出版过的《川端康成文集》“升级”得如此漂亮:纯黑色的护封显出一种典雅的韵味,用特种纸作环衬则显示出一种自然的现代气息,用牛油纸压在作者头像上面则传达出一种值得收藏的珍贵品质,用柔和、光洁的双面胶版纸作正文则显示出一种轻松而优雅的质感,封面为布面荷兰板材,使整本图书挺拔、平整,从设计到用料的考究,正像一套典雅讲究的礼服,与川端康成的经典著文糅合在一起,刚好透出逼人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书卷气息,使人真正体验到书之为书的丰富的值得收藏的文化特性。
以肖启明为代表的广西师大出版策划人,则相当注重图书的商品属性。在成功升级并推行《妞妞》之后,广西师大出版社同仁把该社1999年出版过的《西域考古图记》(5卷一函,大度8开,定价5500元)重新编排,出版了6本一套的单行本(分别是《发现藏经洞》、《路经楼兰》、《穿越塔克拉玛干》、《重返和田绿洲》、《踏勘尼雅遗址》、《从罗布沙漠到敦煌》,分别定价26.80元),并在短短2个月之内,行销15000套。挟“升级换代”之势(市),广西师大出版人又在2000年10月南京书市和2001年1月的北京社科图书订货会上集束推出《悲剧的诞生》、《文艺复兴》、《人之子——耶稣》、《格林童话》、《华夏美学》等书,并在短短四个月之内,使一些经典图书的“升级”产品码洋,超过1000万元。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无论是肖启明所重视图书的商品属性,还是王亚民所重视图书的文化属性,二者的关注点仍然是统一的,即王亚民在坚持图书的文化情结的时候,对图书的商品属性,对图书在市场上的可售性,对读者的市场接受程度,也是不敢有丝毫的忽视。王亚民清楚,作为当代一个出版商,对图书出版这种投资行为,不考虑图书的利润和市场赢利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当代出版人。所以,王亚民及其出版社同仁在“版本升级”的出版操作上,仍然会像其他出版物一样考虑图书的成本、定价及图书的商品属性。肖启明在关注图书的商品属性的时候,对图书的文化属性须臾不敢松懈。拥有文学研究生学历的肖启明有一个论断可以说明他在出版上的文化情绪其实是如何的“严重”:“在社科人文图书的出版过程中,从选题策划到书名选取到装帧设计到编校加工到印刷制作到宣传发行,每一个环节上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有一个文化的意识,都必须把图书作为一件文化的艺术品来对待,否则对图书的文化感觉相当敏感也相当苛刻的当代读者,是不会买账的,是不会选择我们的出版物的。出版社的每一名员工都应该怀着对文化的神圣感和对文化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我们每一本图书的出版。”
其实,对图书商品属性稍有侧重的肖启明和对图书的文化属性稍有侧重的王亚民,关心的是一个同样的命题:即图书的文化性和商品性统一的问题,这个“统一”概念的向外拓展,其实就又回到了前面肖启明阐述过的“出版物为谁服务”的问题,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结尾所提出的“图书的大众性”问题。图书出版只有考虑到了读者的定位及读者的切实需要,符合图书大众性的属性,才真正具有长远的生命力和永恒的价值。而这一点,是每一个有追求的出版人,心仪已久并孜孜以求的。